宙厄 7.16 特洛伊羅斯Troilus
特洛伊羅斯,《書庫》[3.12.5]記載,父親是普里阿摩斯Priam,母親是赫卡柏Hecabe;《伊利亞德》[24.258]、《續荷馬史詩》[4.471]、《傳說集》[90]記載,父親是普里阿摩斯。有一種說法為他是阿波羅Apollo的兒子。特洛伊羅斯沒有妻子與子女的記錄。
家庭:
父母:普里阿摩斯與赫卡柏。《書庫》[3.12.5]
普里阿摩斯。《伊利亞德》[24.258]、《續荷馬史詩》[4.471]、《傳說集》[90]
配偶:不詳。
子女:不詳。
《書庫》[E.3.32]、《塞普利亞》記載,特洛伊正式會戰之前,阿喀琉斯Achilles開始掃蕩周圍各城市,他首先進攻堤姆布剌(Thymbra),在阿波羅堤姆布剌安Apollo Thymbraean神殿殺死特洛伊羅斯。第一位梵蒂岡神話作者記錄一個預言,如果特洛伊羅斯活超過二十歲,特洛伊城就不會被攻破,這種說法對應為何阿喀琉斯即使是得罪阿波羅也要在神殿中殺死他。
劇作家普律尼科司Phrynichus、索福克勒斯、斯特剌提斯Strattis都曾經寫過《特洛伊羅斯》,完整描述了特洛伊羅斯的故事,只可惜這些著作均已遺失。不過在一些基里克斯杯與花瓶畫作中都展示特洛伊羅斯的故事,而他也成為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故事主角。
阿喀琉斯在祭壇上斬殺特洛伊羅斯,西元前510年,紅色花紋基里克斯杯
補充:特洛伊羅斯Troilus與克瑞西達Cressida(莎士比亞作品)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是莎士比亞於1602年的作品,故事以特洛伊戰爭為背景,描述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的愛情故事,並以此帶出特洛伊戰爭。男女主角分別是普里阿摩斯之子特洛伊羅斯與卡爾卡斯Calchas之女克瑞西達,克瑞西達沒有在任何的希臘神話故事中出現。
克瑞西達,約1800年,約翰·奧佩
特洛伊羅斯向潘達洛斯Pandarus抱怨他因為心痛而無法戰鬥;他愛上潘達洛斯的侄女克瑞西達。此時埃涅阿斯Aeneas帶來了帕里斯Paris在與墨涅拉俄斯Menelaus的戰鬥中受傷的消息,特洛伊羅斯同意加入戰場。另一方面,克瑞西達與僕人阿勒克珊得耳Alexander談到大埃阿斯Aias戰勝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Hector,而赫克托耳正因為這次的失敗而拼命戰鬥,潘達洛斯為了推銷特洛伊羅斯,提到他比赫克托耳更偉大。此時幾位特洛伊將領從戰鬥中歸來,包括埃涅阿斯、安忒諾耳Antenor、赫克托耳、赫勒諾斯Helenus、德伊福波斯Deiphobus,潘達洛斯稱讚每一個人但是告訴克瑞西達,他們中沒有一個比得上特洛伊羅斯。克瑞西達享受特洛伊羅斯的追求,但也知道男人更珍視未得到的東西。
而在希臘陣營中,阿伽門農Agamemnon正與其他國王討論,他們對特洛伊的圍困至今收效甚微,奧德修斯Odysseus指出希臘聯軍的危機並不是因為戰爭的持續時間,而是因為陣營內部沒有團結起來:阿喀琉斯拒絕戰鬥,與帕特洛克羅斯Patroclus取笑聯軍的計畫,所以整個軍隊都腐敗了。當他們討論要做什麼時,埃涅阿斯打著休戰旗出現,帶來了赫克托耳的挑戰,希臘人同意尋找一位勇士,並熱情款待埃涅阿斯。當埃涅阿斯離開後,奧德修斯告訴涅斯托耳Nestor這個挑戰是針對阿喀琉斯,因為只有阿喀琉斯才能與赫克托耳匹敵,但是如果阿喀琉斯輸了,整支軍隊都會灰心喪氣。因此,奧德修斯建議讓大埃阿斯與赫克托耳作戰,即使大埃阿斯輸了,他們仍然可以聲稱阿喀琉斯會獲勝,而且以大埃阿斯作為希臘方最強的勇士會激怒阿喀琉斯,可能促使他重新加入戰爭。涅斯托耳對奧德修斯的智慧印象深刻,同意了這個計劃。
大埃阿斯召集忒耳西忒斯Thersites,命令他查明宣言,但是滿嘴髒話的忒耳西忒斯拒絕服從並詛咒大埃阿斯與希臘人,激怒大埃阿斯毆打他。阿喀琉斯與帕特洛克羅斯遇見他們,阿喀琉斯告訴大埃阿斯,赫克托耳要求單挑的消息,阿喀琉斯將是唯一可能的選擇,這句話引起了大埃阿斯的冷笑。於此同時,國王普里阿摩斯與他的兒子們爭論是否繼續戰爭亦或是將海倫Helen歸還給希臘人來結束戰爭。赫克托耳與赫勒諾斯認為海倫不值得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此時被認為是瘋子的卡珊德拉Cassandra衝了進來,哭訴如果他們不放走海倫,特洛伊就會被遭受毀滅。當她離開後,特洛伊羅斯無視她的警告,爭辯說為了他們的榮譽必須保留海倫,帕里斯也支持他的論點。赫克托耳反駁年輕的兄弟因為激情壓倒了理智,但是特洛伊羅斯說海倫也代表特洛伊的榮譽與名聲,赫克托耳屈服並同意繼續戰爭。
阿喀琉斯與帕特洛克羅斯見到阿伽門農、奧德修斯、涅斯托耳與狄俄墨得斯Diomedes在大埃阿斯的陪同下接近,阿喀琉斯迅速撤回他的帳篷。當阿伽門農要求見他時,帕特洛克羅斯告訴他阿喀琉斯病了,阿伽門農勃然大怒,但阿喀琉斯只會見奧德修斯,不過他仍然拒絕與特洛伊人作戰。阿伽門農建議大埃阿斯進去向阿喀琉斯求情,但奧德修斯宣稱這是對大埃阿斯的侮辱,接著他們盛讚大埃阿斯,說他是最好的戰士,眾人同意不再請求阿喀琉斯。
在特洛伊城內,潘達洛斯發現特洛伊羅斯在果園裡,向他保證他對克瑞西達的渴望很快就會得到滿足,潘達洛斯將克瑞西達帶進來,讓他們倆人單獨相處。他們表達了對彼此的愛,並且發誓要忠於對方,特洛伊羅斯向她保證並宣稱此後的歷史將證明,所有戀人都像特洛伊羅斯一樣忠誠。克瑞西達則宣稱如果她離開他,人們會以克瑞西達代表假情人。
此時,卡爾卡斯為了加入希臘陣營而背叛了特洛伊,他同時請求希臘人以安忒諾耳交換他的女兒克瑞西達,以便父女兩人團聚,阿伽門農同意,命令狄俄墨得斯監督交換。在奧德修斯的建議下,希臘眾英雄列隊經過阿喀琉斯的營帳卻無視他的問候,這讓阿喀琉斯感到不安。他詢問隊伍最後的奧德修斯原因,奧德修斯告訴阿喀琉斯他不再是希臘人的英雄,並建議阿喀琉斯別愛上普里阿摩斯的女兒波呂克塞娜Polyxena,上戰場與赫克托耳單挑,否則希臘人會流傳「赫克托耳的妹妹贏得阿喀琉斯,但偉大的大埃阿斯擊敗了他。」
奧德修斯離開後,帕特洛克羅斯建議阿喀琉斯聽從奧德修斯的建議,阿喀琉斯同意,此時忒耳西忒斯報告,大埃阿斯對自己在希臘陣營的重要性非常滿意。帕特洛克羅斯說服忒耳西忒斯在第二天的戰鬥結束後將赫克托耳帶到阿喀琉斯的營帳,如此阿喀琉斯可以與赫克托耳交談。此時,狄俄墨得斯來到特洛伊,要以安忒諾耳交換克瑞西達,在埃涅阿斯去尋找克瑞西達時,帕里斯詢問狄俄墨得斯,他與墨涅拉俄斯誰更配得上海倫?狄俄墨得斯回答道,兩人都配得上她,因為他們都傻到願意為一為對國家懷恨在心的妓女付出代價。
埃涅阿斯告訴特洛伊羅斯不幸的消息,克瑞西達必須被送到希臘陣營她的父親那裡,特洛伊羅斯心煩意亂,與埃涅阿斯一起去見他的父親普里阿摩斯,而潘達洛斯把這個消息告訴克瑞西達,她開始哭泣。特洛伊羅斯將狄俄墨得斯帶到克瑞西達的家中,並請求與克瑞西達單獨道別,特洛伊羅斯要克瑞西達忠於內心,克瑞西達承諾即使在希臘營地,她也會忠於他。特洛伊羅斯也要求狄俄墨得斯好好對待她,否則即使阿喀琉斯是他的守衛,特洛伊羅斯也會割斷狄俄墨得斯的喉嚨;狄俄墨得斯反駁他不會做出任何承諾,但是會按照克瑞西達應得的方式對待她。
克瑞西達在希臘陣營中受到全體希臘勇士的歡迎,他們都親吻了她,只有奧德修斯除外,而且還在克瑞西達離開之後批評她是放蕩的女人。隨後特洛伊部隊與將領抵達,特洛伊人以為決鬥者是阿喀琉斯,不過在知道是大埃阿斯出陣之後,埃涅阿斯宣稱大埃阿斯與赫克托耳是親戚,赫克托耳不會全心投入這場戰鬥。在兩人準備決鬥之時,阿伽門農問奧德修斯那位心情特別沉重的敵人,奧德修斯回答垂頭喪氣的特洛伊人是特洛伊羅斯,並認為他可能比赫克托耳更偉大。因為對手是大埃阿斯,兩人有親戚關係,赫克托耳放棄與他決鬥。
阿喀琉斯正計畫明日如何殺死,但是忒耳西忒斯送來一封信,這封信來自阿喀琉斯所愛的特洛伊公主波呂克塞娜,懇求他第二天不要戰鬥,阿喀琉斯只好告訴帕特洛克羅斯他必須要服從她的意願。當宴會結束時,赫克托耳拜訪阿喀琉斯,但是狄俄墨得斯溜出去看克瑞西達,奧德修斯與特洛伊羅斯跟著他,而忒耳西忒斯則從另一個藏身處觀看。狄俄墨得斯向克瑞西達求愛,克瑞西達對他的示好表現得欲拒還迎,但是特洛伊羅斯已經偷聽的非常不耐煩;隨後她展示給狄俄墨得斯一個袖子,這是特洛伊羅斯送給她的定情物,原本要將此定情物交給狄俄墨得斯卻又反悔,心中軟化最後終於送給狄俄墨得斯。當她和狄俄墨得斯離開後,特洛伊羅斯痛苦不堪,先是否認親眼所見,然後發誓要在戰場上找到狄俄墨得斯並殺死他。
狄俄墨得斯與克瑞西達,1789年,安吉莉卡·考夫曼
次日一早,赫克托耳整裝待發,但是妻子安德洛瑪刻Andromache與妹妹卡珊德拉懇求他不要出發,因為兩人都曾做過預示他死亡的夢,但赫克托耳對他們的警告置之不理。特洛伊羅斯進來說他也要參加戰鬥,並責備赫克托耳對敵人太過仁慈,這是殘酷的戰爭,不過赫克托耳不想讓他參加。此時卡珊德拉領來普里阿摩斯,國王說今日是不祥的日子,也懇求兒子不要戰鬥,但赫克托耳不聽,卡珊德拉預言赫克托耳的死亡。潘達洛斯帶來克瑞西達的信給特洛伊羅斯,但是特洛伊羅斯把它撕掉,跟著赫克托耳來到戰場。
戰場上希臘聯軍死傷慘重,波呂達瑪斯Polydamas擊敗墨農Menon,瑪耳伽瑞隆Margarelon俘虜多柔斯Doreus,厄庇斯特洛福斯Epistrophus、刻狄俄斯Cedius(斯刻狄俄斯Schedius)與波呂克塞涅斯Polyxenes(波呂克塞諾斯Polyxenus)戰死,安菲瑪科斯Amphimachus與托阿斯Thoas受傷,帕特洛克羅斯被殺,帕拉墨得斯Palamedes重傷。只有狄俄墨得斯與特洛伊羅斯對戰中俘虜了他的戰馬,將它獻給克瑞西達。
赫克托耳遇見手無寸鐵的阿喀琉斯但是放過了他,前去追擊一位身穿華麗盔甲的希臘人,墨涅拉俄斯與帕里斯對戰。此時瑪耳伽瑞隆撞見忒耳西忒斯,後者聲稱自己也是私生子,他們沒有必要互相爭鬥。
阿喀琉斯著裝之後殺死赫克托耳,憤怒的特洛伊羅斯將赫克托耳的死訊告知特洛伊人,並詛咒潘達洛斯,但是潘達洛斯很想知道為什麼他會受到如此對待,他所提供的服務在不久之前還受到強烈的需求。
此故事中的部分人物關係與一般認知的有所差異,列舉如下: